分享到: |
兴文县医保局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聚焦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从“服务更优化、流程更便捷、经办更智能”三个方面着力,全力筑牢医保民生保障网,畅通便民服务快车道,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一、动态监测精准覆盖,筑牢医保民生“保障线”。一是建立健全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,常态化筛查推送1300余条风险人员信息至民政、农业农村等部门,识别、认定新增监测对象245人,实现风险早发现、早干预。二是建立“户籍人口、常住人口、特殊身份群体”未参保等四类台账并动态更新,对灵活就业人员、失业金领取人员、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开展精准参保提醒。截至7月底,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37.13万人,其中城乡居民参保34.15万人,城镇职工参保2.98万人,累计资助特殊困难人员参保2.17万人,资助金额670.24万元,全面完成参保目标。
二、服务网络提质增效,打造便民经办“快车道”。一是全面推行“一窗通办”综合柜员制,实现医保业务全域一窗受理,24项医保业务“市内通办”,17项高频事项“网上自助办”,大幅提升服务效率。推动“出生一件事”“退休一件事”集成办理,医疗救助“免申即享”,生育津贴直达个人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、群众零跑腿”。二是持续完善县、乡、村三级医保服务网络,建成以县级大厅为核心、15个乡镇医保服务站为支点、179个村(社区)服务点为基础的全覆盖服务体系,深化“15分钟医保服务圈”建设。今年1—8月,线上政务平台办件968件、线下窗口办件5375件,群众满意率均达100%。
三、智慧赋能就医结算,构建即时结算“立体网”。一是全面推广人脸识别技术在医保结算场景应用,全县部署IOT人脸识别设备150余台,覆盖3家县级医院、15家乡镇卫生院,有效压缩结算等待时间、改善群众体验。二是积极引入社会资源,协调工商银行、农商银行等机构为村卫生室免费配备并维护医保刷卡、扫码、刷脸设备100余套,总投入50万元,实现基层“刷脸结算”全覆盖。三是加快推进移动支付建设,已完成2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支持医保码全流程应用,参保人通过“四川医保”APP、支付宝、微信等渠道,即可完成挂号、就诊、医保报销及个账支付“一键结算”。同步开通2家“网上医保定点药店”,职工参保人登录“美团”APP即可选购非处方药并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在线支付,真正实现“足不出户、送药到家”。